得知这个消息后,杜品对手下从事叹道:“张五必要猖狂许久!”
然后无奈派出信使,提出两人合军,从轵道将天子送回河南尹。
顺便看看有没有机会把河内郡的张杨堵在洛阳。
见又是一桩大功在朝自己招手,张五足欣然同意。
他召来书佐,口授回信,叫书佐代笔。
“杜哥,来信收到,我得了乘舆,已是大功一件。”张五足端坐在胡床上,一字一句慢慢说着,“我知你有心立功,虽比不上我得了乘舆……”
书佐抬头:“将军,这句写过了。”
张五足翻了个白眼:“我还能不知道?我说啥你写啥,一个字别漏!”
书佐连忙应是,低头书写。
张五足轻哼一声,继续道:“虽比不上我得了乘舆,可拿下河内也是一件功劳。便是未能堵住张杨,一路护送我拿下的乘舆,一路辛劳亦不会白费……”
杜品在行军途中收到了这一封,大致一扫,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骂了一声:“我就知晓,张五这厮必会猖狂!”
说着,他将信纸递给好奇的从事。
从事接过信纸一看,也不由苦笑。
“乘舆”这个关键词,在短短的一封回信中出现了足有二十次!
他先是似赞似叹:“小张将军真是个妙人。”
紧接着忍不住好奇问道:“这怎么同一句话还写了两次?可是有什么深意?”
“‘虽比不上我得了乘舆’那句?”杜品印象深刻。
“正是。”
杜品十分了解张五足,判断道:“张五识字不多,下笔犹如蛇行,这封信是旁人代笔,应当是逐字记录,故而重复。”
从事愕然,随即苦笑出声。
但紧接着,他又笑不出来了。
诚然张五足这边读书写字都不行的人都能当将军,而他这样的读书人若是没人提携,恐怕连中郎将的从事都当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