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金军以金云中路都统:完颜宗翰,为左副元帅,金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为右副元帅,再次分东西两路进军中原。
9月初6日,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率领的金军攻破河东路太原府,之后又听闻自己所害怕的宋东京留守:李纲,被罢免了?
于是便与金右副元帅:完颜宗望,商定继续合兵南下。
在10月初3日,又攻下了河北西路真定府,随后由金军左副元帅与金军右副元帅率领下的西路金军与东路金军再次大举南侵,一路破河东路威胜军、平定军、辽州、隆德府、汾州、晋州、泽州、绛州,以及河北西路赵州、邢州、磁州、洺州、相州、安利军、卫州、怀州,直至京畿道开封府酸枣县、阳武县附近。
这消息瞬间让京师官员们震惊不已!
10月初6日,宋廷投降派们害怕金军继续南下,为了缓和金军冲击就提议同意议和割地,愿派出亲王前去,因此为了决定人质人选,宋钦宗:赵桓,就召集诸王们前来,询问道“谁肯为朕前行?”
随后宋钦宗直接点名宋康王:赵构,而宋康王只得慷慨请行。
10月14日,作为宋观文殿大学士:张邦昌,流着眼泪同赴金营,宋康王见此情景,说道“此男子事也,相公不可如此。”
到了金营之后,宋康王与金国皇族一起射箭,竟三矢一连中,金人看了,都开始怀疑他是将家子弟?而非生长在深宫中的皇子,恰巧又发生宋禁军(神卫军)左第四军第二指挥营都虞候:姚平仲,袭击金营事件。
因此宋观文殿大学士面对金人的责备,吓得恐惧涕泣,不知所措,反观宋康王则相当冷静,不为所动,这更加使金人怀疑宋康王非真,便提出以宋肃王:赵枢,来换宋康王。
于是宋钦宗就选了宋肃王前去金营议和,不曾想却直接被扣留下来!
不过宋钦宗依旧打算,就再次派出了宋康王前去金营谈判,顺带让监视着,这次宋康王刚到达河北西路磁州,就被宋河北西路义兵部都总管兼磁州知州:宗泽,给拦下来说道“此前肃王已一去不返,殿下若再前往金营何益?不如留在磁州以图招兵勤王。”
但宋康王不听!
因此磁州人就怀疑宋河北监军副使:王云,要将宋康王带到金营,因而杀了宋河北监军副使。
随后宋康王又在宋相州知州:汪伯彦,的邀请下,退回相州。
由于宋相州知州亲自率领军队在黄河边迎接,使得宋康王大为感动,当即就允诺了回京后,要推荐他〈京兆府尹〉,从此以后宋康王就将宋相州知州当成为心腹,对他言听计从。
宋康王在相州时,还曾问身边的随从,说道“夜来梦见皇帝(钦宗)脱所穿御袍赐予孤王,孤王解衣而服所赐袍,此何祥也?”
字字句句都道出了,他欲取宋钦宗而代之的野心,为此还上书金人狼心野心,应该招募勤王兵马。
眼看大战在即,又身为宋兵部尚书兼尚书右丞领同知枢密院:孙傅,本应挂帅出征抵抗金军,然而他却像个没事人一样?整日闭门在家读书,有一次偶然间读到了丘浚《感事诗》中。
突然就冒出有这么一句“郭京、杨适、刘无忌,尽在东南卧白云。”
仅凭一句诗就上报皇帝宋钦宗,他还突然脑洞大开,认定了这是句谶语,并且一口咬定这三个人定是上天派下来的救世主,只要找到他们,就能大败金军,化险为夷,使大宋君臣尽在东南卧白云,享尽洪福乐无边。
故此就下令寻找三人,果然还真就在禁军中访得宋龙卫营首领:郭京,以及民间找到杨适、刘无忌,一并带去面见太上皇宋徽宗:赵佶,与皇帝宋钦宗。
这对于过度迷恋道教的两位皇帝来说,犹如神助,不过杨适与刘无忌还算是低调,毕竟有自知之明在接待过后,便悄悄找借口开溜了。
唯独宋龙卫营首领他一见皇帝陛下如此爱戴他,便开始吹牛,说自己是李药师传人,能施展[六甲兵法],既;符合年命六甲就行,且不管高矮胖瘦,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通通收编入伍。
只要招募来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就能生擒金军二帅,而扫荡无馀,此番就是来报效朝廷的。
怎奈如此吹牛的演讲,竟让信封道教的宋钦宗与宋徽宗父子两人深信不疑,还特意下令封他为〈成忠郎〉,并赏赐大批金箔,又让他招募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