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口的水寨,周瑜已经检示了好几遍。
江东十二员顶级上将中十一人悉数到场。只有老将程普,作为右都督的他以及他的亲兵们还不见踪影。
周瑜心里明白,这次主公决意发兵,任命自己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让程普听从自己的调遣,他十分不满。
虽然以自己在东吴军方的威望实力,程普不可能拿到左都督之职,但他希望和周瑜各领一半精兵,分头作战。
时辰已到,再不发兵,就将延误军机。
周瑜来到黄盖的军帐,他知道黄公覆和程德谋私交甚好。
“参见大都督”黄盖故意把左都督叫做大都督。因为后者是周瑜自己的亲兵和嫡系将领,如吕蒙等人喜欢的私下称呼。
周瑜知道他是故意揶揄。如果自己坦然接受,在这些老将心里就会被视作狂傲之徒。
他微微一笑:“公覆老将军,叫我公瑾就好。当年先主公和主公都是如此称呼。”
“这。。。”黄盖没想到周瑜会如此谦逊。
以前孙策在世时,周瑜和一班孙策时期的老将们也曾同僚出战。孙策厚赏周瑜之时,他们也曾有过非议,但孙策是个强势的主公,几个老头虽然不满,却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不服。
孙权上位,周瑜任中护军,总理军务,因为不曾出兵临阵,摩擦也没有太大。
孙权为了树立威信,自己带兵征山越,周瑜没有参加。
后来周瑜督导孙瑜一举剿灭山越,活捉邓龙等战役,程普等老将也没参加。
杀死黄祖一战,虽然周瑜是前线总指挥,任前部大都督,但名义上孙权为帅。几个老将又没做先锋,结果周瑜的前部军就大获全胜,孙权高高兴兴班师回朝,几位老将也没有和周瑜共同作战的机会。
所以这一次江东倾巢而出的上将们是第一次在周瑜指挥下共事。
“那怎么行,军中有军规,官大一级,有生死决罚之权。大都督的名讳末将可不敢随意乱叫。”黄盖表面恭敬,实则也是话里有话。
“公覆将军,周瑜年轻经验甚少,今蒙主公信任,委以重任,是要瑜实现先主公的夙愿,痛击曹军,并未授予瑜乱权之例”周瑜仍然恭敬:“公覆将军可曾看见程公?时辰不早了,我们要拔营发兵”
“德谋没来么?”黄盖故作惊讶。
“不曾看见程公。但瑜相信程公已经在柴桑了。程公追随文台将军和先主公,已历三世,不可能误卯的”周瑜温和地说,脸色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