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幽幽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公瑾英年录 > 谁解心中事

谁解心中事(第1页/共2页)

周瑜负手闲立在水阁的顶楼,乌云很低,几乎压近在飞檐翘角之上。

他掏出怀里的竹箫,一曲【广陵止息】久久在云间和水面盘旋回绕,惊起一群北归的水鸟。他呆呆地望着水鸟,有些羡慕和嫉妒,它们是如此的自由自在,凭空翱翔。

和太夫人的对话让他陷入了深深地抑郁之中。

孙权对他长久的担忧和猜疑,吴太夫人欲擒故纵式的亲情绑架,周瑜看得一清二楚。但他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离孙氏而去的念头。

放眼观天下,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成为一方诸侯。但他从未想过分疆裂土,自立门户。

这并非是他对汉室有孤忠,他不是叔父和父亲那样忠心侍主的汉臣。在少年时代,他就认识到了刘家天下已近末路。

自上古以来,朝代更替,君王轮换也不是第一次了。贤者为君才是天道。一个让天下黎民过着如水火般艰难日子的刘汉朝廷从来就没有在少年周瑜的心里占据重要地位。

在他的心里,对自己的定位是千古贤相,或是定国良帅,他愿意辅佐一位自己满意的君王成就安天下,惠百姓的事业。待四海清明,他愿意功成身退,如越之范蠡,汉之张良。驾一叶扁舟,泛舸大江之上,听渔樵唱晚,看水天一色。然后他要把精力放在谱曲,写赋,还有他喜爱的观天象。最好再有一温柔女子,知心知意,知冷知热,煮酒当垆,红袖添香。闲暇时,三五好友,小酌赏梅,雪中独钓,诗词唱和,岂不是是人间绝景?

也许是母亲的雅乐良技,父亲的诗书修养,也许是周家世族大家的上好教育,让周瑜生性疏阔,气度恢宏。他深知自己隐隐埋藏在骨子里的桀骜不羁,渴望振翅高飞无拘无束的灵魂。这样的内心怎愿意把一生付诸于庙堂之上的权力倾轧?更何况像君王那样一刻不停地驭人平衡之术。

自从遇到了孙策,他觉得自己幸运,无论是对天下对黎民的看法,还是对时局对战事的分析,他都和阿策不谋而合。

就是骨子里的桀骜不驯,两个人都那么像。除了出身和教育的不同,他们的性格和能力几乎像是孪生兄弟。

他们都有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也同样有潇洒人生走一遭的豁达。在战场上,对生死的看淡让他们所向披靡。

平日里,对君权的不屑让他们纵酒高歌。阿策说过,以后把天下交给阿权,由他来守业,自己陪着公瑾游历名山大川,畅述胸臆。

阿策承载着家族的重负,他不愿做阿策那样的人,只愿做阿策身边的贤相和良将,好在家族中人丁不旺,他无需负重前行。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阿权和太夫人,他们竟然如此担心他。。。岂不知,那方传国玉玺在他心里真的就是一块石头而已。

周瑜觉得自己和孙权以及太夫人完全像两个平行空间的人。思维和内心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这让他沮丧。

而另一个让他抑郁的事,是自己深爱的小乔。本想此生有美人相伴,以后会和她携手游遍大山大川,共乘一马,共划一舟,给自己的人生画个完满的句号,可现在小乔怕是再也不回来了。他后悔那夜没早些离开大乔家里。他现在不知道如何跟她解释。

“公子,鲁子敬先生来访,见不见?”周峰蹑手蹑脚地走上楼来,望着沉思中的周瑜道。

“快请。”周瑜道。

鲁肃提着衣角快步上楼。两人相对施礼之后,相向而坐。

“公瑾,明日主公要在正殿议事,主要是品评此次伐黄祖之得失。这次是最大规模的朝议,你是不是要去露个面?”鲁肃问。

周瑜看着鲁肃,微笑:“子敬是受人所托才来我这里?”

“公瑾啊公瑾,你就是太聪明了。既然看破,也就不用我说破了吧?明日大朝议,你好歹给他个面子。”鲁肃拱手道,说着回身从小童手里接过一个小瓦罐:“公瑾,许都来的新酿汾水杏花酒,尝尝?”

周瑜笑道:“子敬兄是借了曹氏夫人的光?”他指的是孙匡之妻。

“哪里,是许都来的商贩,他们用上好的杏花酒换取咱们的苏绣。”

周瑜听了笑:“这不是很好,互通有无。”

“是啊,互通有无,商贾如云。可相应的,曹操的细作也将滚滚而来。”鲁肃笑着看看周瑜:“只怕公瑾的谍网也就此更加发达了吧?”

周瑜抬眼看着鲁肃:“子敬何不明说?”

“公瑾,你和主公的关系关乎我江东命运。既然细作的密报对战情有举足轻重的干系,是不是这整条链索都该在主公手上呢?我知道你是想说讨逆将军当年对你是万分信任。可毕竟主公年轻,他喜欢事无巨细都在掌控之中。你要从他那方想想。”鲁肃端起一小盏酒递给周瑜。

“嗯”周瑜嘴角挂着淡淡微笑,接过酒,轻抿一小口,不再说话,只是明亮的双眸盯着鲁肃。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幽幽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u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