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勉强听从了母亲,孙贲见婶夫人发话,自然也不好多说。私底下和孙氏宗亲们碎碎抱怨是少不了的。这些也都一一传入了孙权的耳朵。于是一连五天,孙权召集吴侯幕府和整个江东文武议事,都故意避开周瑜。并未像以往那样差人通知中护军。
而周瑜按照朝议的时间去觐见,却被告知,吴侯因为太夫人生病辍朝。任何政务以后再说。周瑜去见吴太夫人,也被挡回。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第三天周瑜就明白了,很知趣地回到自己府中。闭门不出。不再去富春宫邸那里惹厌。
主公既然已经罢兵回朝,按道理,周瑜该还政给长史张昭。而程普则该还中护军军权给周瑜。
周瑜本想向孙权述职,详尽禀报财政大事。然后移交给长史张昭。无奈孙权自从罢兵还吴,就再也没见周瑜。
见不到主公,周瑜主动把手里的财政事务移交给张昭,军权尚在程普手中,并无人移交回给他。
周瑜躲在府里闭门不出。虽然孙权和周瑜都未有微词。任何一个东吴朝堂之人都觉察出了异样。
武将们更是敏感。凌统对撤兵是少数几个坚决反对的军官之一。他本来想和孙权一起为父报仇。
可是对周瑜的崇拜和敬仰又让他不敢对中护军的决定有所怀疑。于是一回到吴郡,就想找周瑜问个明白。
不料几次议政,都未见周瑜踪影。他忍不住问程普:"程公,你知道我们明明占了上风,为何突然撤兵么?主公说是中护军的主意,而中护军又不露面,我等稀里糊涂,不解其意啊。"
程普哼了一声拍拍凌统的肩膀:“公绩老弟,以后在我程某帐下,保你有的是杀敌报国的机会。”
黄祖面带狐疑地看着苏飞:“苏将军,你确定孙权退兵是看破了我们的诱敌深入,四面埋伏之计?孙仲谋竖子狂妄,从未有带兵经历,比起他爹他大哥那是天上地下,他怎么会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
“听说是。。。是。。。中护军周瑜的主意。孙权还不想退兵。他再晚一天,我们就合围了他们,说不定能全歼吴兵,活捉孙权”邓龙气急败坏。
“这么说周瑜人在吴县,还能遥领军事?看来孙权果然对他言听计从。”黄祖叹息。
“我看未必。据说是周瑜矫令,以吴太夫人病危为由,诱骗孙权撤军的。”苏飞说。
“哼,要是这样,我看他们一定会彼此心生芥蒂。日后定然还要来攻我江夏。我们还是要快速打造巨型朦艟,纵然东吴兵彪悍,他们逆流而上,本就船速慢,两条巨型朦艟用横江铁索相连,封住江夏长江口,看他吴兵能奈我何?”黄祖抚须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