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就快上钩了。
一番试探,一番揣测,终于,诸葛亮笑着说出了三分天下之计并且答应了刘备的出山请求。
刘备心里十分轻松,他一眼看见脸上露出不屑的关羽和不耐烦的张飞,暗笑,这两个人根本没意识到诸葛亮的重要性。
其实刘备心里对诸葛亮的景仰远没达到要冒着大雪亲自前来的地步。他还是故意地挑了要下雪的天气,特意要被大雪误在山下。
试想,如果是个艳阳高照之日前来拜访,又如何能比其他人更显心诚?
诸葛亮兴致勃勃地谈着三分天下之计,其实刘备和孔明两人心里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个三分天下之计对还没有立足之地的刘备来说十足就是个画饼。
而且刘备也早就听说过鲁肃的“榻上对”。没有什么新鲜感。
他真正的来意,不要说关张赵看不出来,就是诸葛孔明也未必能识破。
他是为了将来取代刘表,顺利收服荆襄九郡的士族大家而来的。他看重的除了诸葛孔明的才学,更主要的是他身后的黄承彦,蔡瑁和司马徽等人。这群大儒和世家才是荆州铁打不动的磐石。没有他们的支持,谁在荆州都无法长久。而孔明就是他打开荆州士族的钥匙。
要知道刘景升当年也是降伏了世族,获得了他们的支持,才能雄霸一方多年。
如果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有才学的鸿儒,不必非孔明不可。还有与卧龙齐名的凤雏庞统,而刘备从未动过延请庞统的心思。
借着徐庶举荐这个由头,刘备就这样开始了自己对荆州的暗暗布局,肉眼可见的刘表已经时日无多。动作必须要快。
一番各怀心思的畅谈之后,刘备告辞。
临走时,笑着说:“先生心性高雅,这越窑的青瓷是从江东来的吧?在我们这里可是个稀罕物件。”
诸葛亮道:“是越窑的。不过算不得稀罕。市集上只要肯出钱,就能买到。东吴近来和荆襄以及中原,甚至辽东,益州还有西凉都扩展贸易,着实收入了不少钱粮骏马。”
“张子布一方名士,由他掌政的东吴,确实蒸蒸日上。不过,孔明先生之才远高于子布。他如何能望先生项背?”
“刘豫州差矣,如今在吴县坐镇理政的是中护军周瑜。而张长史正在督运粮草,准备和黄祖在江夏决战。”
刘备点点头,他知道诸葛亮一定是对的。他虽然“隐”居隆中,其实是对各地情势都了如指掌。否则,如何能透彻地分析天下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