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在。。。叫先主公的名讳“郎中不敢重复伯符二字。只好含糊地说。
”他醒了?“
”主公,这是发烧时的昏话。。。不是苏醒了“郎中解释道。
”先生,你看周都督有危险么?“孙权担忧的声音。
”不好说,还要再看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都督一定要静养百日以上,半年内甚至一年内都不能行军打仗。。。“
孙权听到了好几次昏迷中的周瑜大声呼喊“阿策“,”伯符”
他特意留在周瑜的卧房,等候着,想看看会不会听到“阿权,仲谋”
他失望了,周瑜无论是高烧还是沉睡,竟然没有一次叫过他。
孙权叹了口气。自己在仲兄的心中还只是哥哥的影子和替身。
公瑾此刻神志不清,怕是潜意识里主公就又成了孙伯符而不是他。
孙权走到床前,借着夕阳端详着床上的周瑜。
散乱在枕头上的黑发湿漉漉的,被汗水浸透。
石雕般棱角分明的面孔英挺俊朗,紧闭着双眼,粗长浓密乌黑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射出一个弯弧形阴影,更增加了五官的层次感。
他的鼻子高挺笔直,上唇有一层胡须,而立之后的江东男子普遍开始蓄须。留出各种形状的胡须。精致讲究的人通常只留上髭,修建齐整洁净。而邋遢一些的人则满脸满腮,乱七八糟,不加修饰。
孙权自从当上了江东之主,印象里周瑜就是留着这样的上髭,简单,整洁,平添了男人的英雄气质,却又不显邋遢累赘。这样的短须对于一位将军来说也是极其方便的。孙权自己为了显得成熟和更加有'人主'感,自接位起,就留了胡须,他不但留了上唇,还留了两腮和下颌,凡是长须的地方都不修剪。远远看去,竟然像比公瑾还大五六岁的人。步练师不喜欢他的胡子,多次要替他修剪成型,都被孙权拒绝了。他隐隐担心,觉得步练师会把他的胡形修剪得像周瑜的。。。他害怕会是这个结果,就故意不接受,不但不接受,还特立独行地搞到一些梵国的染料,将胡须染成深紫色。以彰显和一般臣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