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瞟了一眼,说:“大哥,这丹阳郡的农夫都如此有气质么?”
“别东张西望的,小心有山越匪首出没。”
饭罢,诸葛兄弟上马,带着五个随从朝着郡太守府飞驰。
走了没多远,就看见路边田埂上有三个农夫,正是刚才那三个吃饭的人。其中那个最年轻的侧身坐在一头老水牛上,手里还拿着一只竹笛。一前一后两个壮年农夫,前面的拉着牛,后面的赶,缓缓前行,在夕阳薄山的余晖中,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农耕图。
“大哥,那个农夫果然雅致,竟然侧坐牛背,手拿牧笛。。。”诸葛亮赞叹。
“快点赶路吧。我们这里水牛多得很,晚上收工,吹个笛子很正常”
远远看见丹阳太守的官邸,诸葛兄弟飞驰过去,府邸的正门大开,两侧青石狮子。
一个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在台阶上翘首观望。看见诸葛兄弟,急忙迎上前来。
“子瑜兄,劳你亲自前来犒军,瑜惶恐之至。”孙瑜拱手。
“太守大人,你过谦了。”诸葛瑾说着,不自觉地偷偷向孙瑜的身后看去。
孙瑜顺着他的目光,扭头看向府里,除了自己的亲兵,并无他人,不由奇道:“诸葛先生在看谁?”
“嗯。。。”诸葛瑾一时语塞。
“子瑜,请进府吧,我已经命家人给你们备好了房间。”
一行人随着孙瑜进了太守府,来到花厅奉茶,说了一些客套的寒暄。诸葛瑾把自己的弟弟诸葛亮介绍给了孙瑜。
看看天色不早,孙瑜拱手道:“诸葛先生一路鞍马劳顿,早些休息吧”
随即命人领着诸葛兄弟和随从们到另外一个跨院去安顿。
他们走了几步,诸葛瑾沉不住气,转回身抱拳:“太守大人,瑾冒昧问一句,周都督可曾驻扎在附近?”
孙瑜笑笑,心下明了,原来诸葛兄弟是主公派来监视公瑾的。他们一定是因为没接到公瑾兄的战报,才派人以犒军为名探听虚实。
公瑾兄真是料事如神。
想到这里,孙瑜故意压低声音:“子瑜兄,公瑾兄也住在我府上。今天晚了,明天引你们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