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发现,母亲来送她,确实是对的。
母亲走的时候留给她二十元钱,那是母亲留给她回家的车费还有零花钱。
从家到学校坐个长途,再转一次车,坐车要花六元钱,其余的十四元就是她的零花钱了。
这是她第一次拿这么多的零花钱。
以前过年的时候,爸妈还有爷爷奶奶也给过压岁钱,但最多的才只有五元钱。
但,那也已经是小学时候的事了。
等她到了初中以后,哥哥也在读初中了,学费比小学的时候多的多了,家里的开支也大了。
爸妈便没有再给过她和哥哥什么压岁钱,爷爷奶奶自然也没有,过年的时候,她和哥哥也不再小时候那样疯着跑着去亲戚家玩了,他们两个会安静地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晒着太阳看书。
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她也几乎没有过什么零花钱,一来靠家近,学校只是冬天住校,春夏秋天天回家,早上来的时候带点饭,刚好早饭和午饭一起吃。
学校里有蒸房,也可以自己带米来煮米饭,打热水喝,菜嘛,一般自己带来,偶尔妈妈到镇上来东西,也会再给她送一份热的过来。
冬天一周回家一次,基本上都是带饼,带上一些生米,菜呢,就是各种各样的腌菜。
宿舍里吃饭的时候,大家会凑到一起,各色各样的腌菜。只是,她不喜欢凑那个热闹,她总是自己一个人吃。
在初三以前,是两个吃,童微和她一起,偶尔也有其它同学凑过来。
初三的时候,她早饭的时候通常都是自己一个人,早饭时间短,童微不过来,她喝着热水,吃着馒头或者饼,早餐就应付过去了。
中午饭的时候,童微会凑过来,她们两个一起拼着饭吃。
有些习惯总是在不经意间养成,慢慢地成了自然而然,以至于初中的三年过去了,她回过头来去看,发现,在过去的三年里,除了学习和童微之外,没有别的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