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连绵了十数年的灾荒、内有贼寇肆虐、北有边患之祸、朝廷腐败不堪、却仍然没有倒下。</P>
哪怕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磨难,但直到现在大明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仍然是一栋巍峨的大厦。</P>
而他们现在虽然以前屡战屡胜,但毕竟只有辽东一隅,与诺大的明国相比,就像是小孩与巨人一般。</P>
他们之所以能够一直取胜,也不过是因为手中握着利刃,而大明这个巨人正值病入膏肓之际。</P>
去岁的入关,他们集中力量在最初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以优势的兵力取得了极大的战果。</P>
但是在随后不久,伴随着勤王令的坐拥,数以十万计的明军从明国的四面八方蜂拥而来之时,他们便开始陷入了泥泞。</P>
大部分的明军仍然是像他们的印象之中孱弱,但是已经开始有一部分的明军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P>
这并非是一个好的现象。</P>
黄台吉手扶着放置在兵器架上的宝剑剑柄,抬头看向了那幅高悬于上方的巨大舆图。</P>
明国的建立者叫做朱元璋,他曾经只是一名乞丐,身份卑微、不值一提。</P>
但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名乞丐一步一步崛起,最终建立了明国,率领麾下的部众,击败了当时强盛到极点的元朝,气吞万里如虎。</P>
明国在彻底覆灭了北元王庭之后仍不罢休,在之后的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之中,只要军事实力足够、国库充盈,便会不断的出塞北伐。</P>
只要视野所见、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留存的蒙古部族,都将会遭遇其毁灭性的打击。</P>
“你们应当都还记得成化年间的旧事,都还记得书中看到的故事。”</P>
仇恨,深深的铭刻在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心中。</P>
明国有一句话,这一句话已经在汉人的土地之上传扬了上千年。</P>
九世之仇犹可报乎百世之仇犹可报!</P>
成化犁庭,明宪宗朱见深下令进剿建州女真,下达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P>
强壮就戮、老稚尽俘、鸡犬不留、寸草不生。</P>
他们先辈低下了头颅、跪伏在地上,才最终换得了一条生路。</P>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P>
“明国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P>
黄台吉很清楚这一点。</P>
如果现在不在他们大清强势的时候扩大战果,夺下辽西走廊,稳固边疆。</P>
那么一旦等到明国重新复兴之时,明军便可以凭借辽西走廊直入腹地。</P>
“明国现在只是一时衰弱,你们应当都很清楚。”</P>
明国在历史上并非没有衰弱过,但是他们总能够重新振兴起来,总能重新站立起来。</P>
“这一次,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拿下辽西走廊。”</P>
黄台吉双目微眯,虎目之中凶光乍现。</P>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次一定要达成目的。</P>
彻底的为子孙后代解除后顾之忧,换取今后的百年基业。</P>
只要拿下了辽西走廊,大清便算是真正的拥有了一番基业,可以慢慢的消化漠南和辽东。</P>
有了辽西走廊,战略的主动权从此就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中。</P>
到时候明军就算是想要反击,只能从山海关和漠南两条路进击。</P>
从漠南进击,有蒙古诸部作为屏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