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年前,乌桓依附燕国以后,彼时刚刚继位的慕容儁便下令迁移了大部分的乌桓人口。
这三年来,乌桓陆陆续续有近四十万人被迁移到了燕国腹地,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幼妇女。
一方面,这使得燕国再无后顾之忧,同时也让乌桓不敢再有反叛之心。
另一方面,这使得地处塞北中心的柳城几乎成为了一座军事要塞,其周围云集了大约二十万大军!
虽然二十万大军数目庞大,令人不寒而栗,但到底乌桓也不可能都是骑兵的。
这些年燕国要大力发展骑兵,除了他们自己在内部进行培养之外,肯定也是要染指其他势力的。
因此,乌桓的马匹大多供应给了燕国,其在塞北的骑兵力量自然而然地也就大打折扣了。
这使得现在的乌桓空有二十万大军,实际上却只有两万骑兵可用,剩下的几乎都是战斗力羸弱的步兵了。
否则高欢大军北伐,区区十万步骑要想战胜二十万乌桓军谈何容易?乌桓人又如何会畏惧对方?从而向燕国求援呢?
总之,现在赵云统帅的骑兵已经深入塞北,距离乌桓军所在的柳城已经越来越近了。
由于强敌来袭,又因为骑兵不足,所以乌桓人这边只能进行被动防御。
不过在赵云这边,由于进军速度实在太快了,因此后面高欢的步兵根本就跟不上。
这使得赵云的骑兵已经远远脱离了后方的步兵,几乎成了孤军深入,因此乌桓军也并非全无胜算。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时,实话,此时的双方主帅——赵云和蹋顿都在等待着彼此援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