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有经世大略。
苏峻之乱时,以白衣身份守备石头城,又随庾亮逃奔温峤。
事后,受太尉陶侃征辟,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后任振威将军、鄱阳太守,转任建威将军、西阳太守。
庾亮准备北伐时,任命庾翼为南蛮校尉、南郡太守等职,镇守江陵,以协助保卫石城之功,封都亭侯。
庾亮逝世后,出任都督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接替庾亮镇守武昌。
后部署诸将,意图北伐,任征西将军、荆州刺史。
永和元年(345年)去世,获赠车骑将军,谥号“肃”。
有文集二十二卷,《唐会要》将其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庾翼工书法,《淳化阁帖》收录有《故吏帖》,《宣和书谱》称其“善草隶,与王羲之并驰争先。”有其草书《步征帖》、行书《盛事帖》。
………
不得不说,像何夔、杜畿、范晷都是不错的人才,未来都能做到刺史。
不过像庾亮、庾翼就不好说了,虽然说是人才吧也确实是,但也就那样了。
在历史上,二人都是东晋的外戚,不过执政能力实在一般。
这一世,二人南下投奔于我,至少是不可能再做外戚了。
这使得二人不可能再执掌最高权力,充其量也只能做到太守、刺史,了不起就是到幕府为官。
因此,这二人同样可用,但绝不可大用。
由此,二人又让我联想到了东晋那一连串有名的权臣——王导、王敦、庾亮、庾翼、桓温、谢安!
东晋一朝是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势力平衡下的产物,在王谢庾三族相继衰落,桓氏成为唯一的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