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虽然刘裕已经不再信任王镇恶,但王镇恶还是依旧忠于刘裕的。
只是王镇恶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刘裕在他心中的地位早就超出了一切,甚至到了永不背叛的地步。
毕竟是在一起朝夕相处了二十年的兄弟,在王镇恶的心里,刘裕这个主公的地位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亲。
想当年,在黄巾之乱中与父母失散,王镇恶曾经是那么地可怜又无助。
因为只是一名孩童,流民、黄巾都没人管他,所以年幼的王镇恶只能随波逐流。
饿了和流民们一样啃树皮,吃观音土;
渴了就喝河水、井水;
累了就往人多的地方去凑。
只有在人多的地方可以得到暂时的安全,只不过想要吃饱却是艰难,唯有喝口水简单。
毕竟人多就意味着更加找不到食物,但人多了在一起抱团取暖又能驱赶野兽,不然王镇恶早就被野兽吞噬了。
王镇恶跟着流民们一路往南,路上遇到过黄巾军,也遇到过官军。
结果青壮、女人都被黄巾军裹挟走了,就剩下一群老弱病残,最后只有少数人奄奄一息地到了彭城。
在那里,有无数人和王镇恶一样,都是从各地流落来的难民。
官府在城外开仓放粮,并有军队保护,以防受到黄巾军的侵扰。
在彭城,王镇恶得到了暂时的安身立命之所,并结识了刘裕等一大帮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
在那个时候,孤儿的下场都很惨,因为那是个人吃人的社会。
百姓们食不果腹之时,甚至会易子相食,那孤儿就更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