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匈奴-奚的近万联军,这一支秦军偏师也达到了四万,战斗力更是不在于谨西路军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秦军反击的到来,原先的南北两路军也就此成为了东西两路军。
眼下,四万秦军带着数十万头牛羊马南下,现已进入北地境内,距离萧关也只有区区百余里了。
如此重要的军情,使得谢玄的大军无法东进,因此就直接被耽搁了下来。
而屯兵蒲坂的于谨在收到北路军的消息之后,他不禁大喜过望,加上魏军主动寻求决战,于谨也立即整军南下。
由于此时魏军正集结于沙苑,因此后世将这场秦魏之间的决战称之为“沙苑之战”,并与潼关之战、洛阳之战合称为秦魏之间的三大战役!
沙苑,乃是南洛水与渭水间一大片沙草地,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
西周秦汉时期灌草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为历朝的牧马场所,南北朝时高欢与宇文泰大战于此。
公元537年,高欢亲自带兵二十万,自壶口出发,赶往蒲津。
第二次东西魏大战开始。
宇文泰由于关中旱灾大饥,带着不到一万的军马在弘农谷仓休整了五十多,好容易才让饿得几乎皮包骨的军士歇缓过来。
听高欢渡河来战,赶忙入关准备,高敖曹带三万兵马就把弘农团团围住。
高欢的参谋劝道:“西魏贼兵连年饥荒,所以冒险到陕州来抢仓粟粮食,现在高敖曹已经围住恒农粮仓,粮食运不出去。我们最好分兵诸道,不与敌兵接战,等到麦秋时分,敌方军民饿死大半,宇文泰不死也得投降。所以我们最好别渡黄河。”
大将侯景也劝告:“我军几十万士兵一举前来,万一不胜,一时难以集结兵马。不如把大军一分为二,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攻上;前军若败,后军可以接应,到时作为后备队出击迎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