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亲征胡夏,克长安、统万,生擒夏主赫连昌;
继攻平凉,驱逐赫连定。
2.太延二年(436年),取龙城,灭北燕。
3.太延五年(439年),取凉州,俘北凉主沮渠牧犍。
屡次出兵击败柔然、高车、吐谷浑,采取镇抚兼施之策,使西域及东北诸国遣使朝贡,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与南朝宋对峙。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大兴国史之狱,屠戮崔浩等门阀士族数千人。
4.同年,拓跋焘率军南伐刘宋,饮马长江后撤军北归。
被刘宋认为是“英图武略,事驾前古”,超越了冒顿、檀石槐。
拓跋焘在位期间,注意搜求重用汉族士人,推进汉化;
两次改定律令,以宽刑省罚,平息民怨;
创行新字,兴办教育,于平城东建太学,祀孔子,命王公卿士子弟皆诣太学受业;
禁断巫觋,信道灭佛;
增辟垦田,移民牧畜,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
统一北方后,采取“随俗而治”的方针,有利于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稳定。
但连年征战导致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民族反抗和农民起义连续不断。
正平二年(452年),拓跋焘为宦官宗爱所杀,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
二、刘裕(东晋、刘宋)
宋武帝刘裕(363年—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