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三年(330年),石勒称帝。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逝世,享年六十岁。
虽然石勒出身低微,早年饱经忧患,但富于军事才能,政治上也颇有识度。
虽然不识字,但常听人读史,熟谙古今得失,善纳众议。
他重视根据地建设,课农造舟,广储军备,扩充兵员;
制定律令,建立比较完善的行政机构;
颁布户税制度,注意劝课农桑;
注重发展教育,加强选官制度的建设,使后赵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
十九、陶侃(东晋)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衡(一作士行),原籍鄱阳郡鄱阳县,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晋朝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陶侃出身南方寒门,早年仕途艰难,官位不显。
1.八王之乱时,凭借着自身的才干,深得荆州刺史刘弘的重用,参与平定张昌起义、陈敏叛乱。
2.后更投靠琅邪王司马睿,平息杜弢领导的流民起义,一度被授为荆州刺史。
因权臣王敦排挤,改镇广州。
王敦之乱平息后,陶侃再镇荆州,并加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
晋明帝死后受执政的外戚庾亮忌惮,心怀不满。
3.咸和二年(327年),苏峻、祖约之乱爆发,陶侃于次年被推为盟主,与江州刺史温峤等组建西方义军,成功讨平叛乱。
战后因功加侍中、太尉,都督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