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6年三月,蜀军主力从巴郡出发,眼下终于抵达南郡。
一时间,江陵叛军振奋,襄阳叛军振奋!
同时,夷陵的蒯恩部在韦放的蛊惑下,在二蒯的极力邀请下,蒯恩终于答应了率军前移。
于是乎,蒯恩的两万人进驻江陵,并对如今奉命镇守乌林的吴军——张蚝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另一边,二十五万蜀军主力在经过夷陵之后并没有前往江陵,而是一路北上直达襄阳。
最终,蜀军主力在距离襄阳西南二十里处停了下来,并与吴军相隔二十里对峙。
与此同时,刘裕在汉中、武都、上庸三郡召集兵马,打算以此作为主力的后援。
也就是说,如今蜀军主力加上南郡的叛军,一共加起来有近四十万之众!
反观吴军布置在南郡的兵力只有——襄阳城外的二十万,以及驻守乌林的一万,双方的人数对比整整差了一倍!
再者,不久前刘裕的蜀军还先后荡平了广汉李氏和南蛮,主力则攻陷了涪陵。
因此,在天下人看来蜀军是一支精锐无疑,在战力上并不逊色于吴军主力。
反观在南方,楚军主力依旧屯兵于武昌城南,人数依旧多达十万之众。
虽然楚军已经从二十万人锐减到十万人了,且城内吴军又得到了支援,但双方的人数依旧不在一个档次上!
毕竟在楚国的后方尚有三个军团——吴明彻、周罗睺、侯安都,可以随时调动,因此军力远胜于吴军。
反观吴军主力都在襄阳,本就军力远逊于蜀军,对于南方的吴军来说根本已经没有任何的援军了。
顶多就是山越军团尚能调动,届时可以南下南海郡为主力拖住周罗睺,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