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秋收已过,王镇恶的屯田大获成功,因此收获了大批的粮食。
之后,六大军团再次依照刘裕的命令,进而对涪陵城发起了猛攻!
六大军团每日轮换,一刻不停,昼夜攻打。
这就让涪陵城遭了殃,此时城中只有三万之众,分别是甘宁、王二、李四统帅的一万江东军,以及沙摩柯麾下的两万五溪兵。
五溪人本可以翻山越岭,一走了之,但沙摩柯最后在甘宁的劝说下却是率众留了下来。
毕竟存亡齿寒,倘若涪陵丢失,这里的三十万蜀军便将东进。
届时荆州不保,作为五溪人,他们世代生活在武陵郡自然也会跟着倒霉。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情报不足,此时的甘宁等人并不知道西陵中枢的计划。
甘宁只知道,五溪人随时可以通过翻山越岭脱离此地,从而摆脱战争。
但他的一万大军可做不到这些,如今只能死守城池,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这一年来,他们困守城池,好在后勤补给可以通过五溪百姓翻山越岭补充。
涪陵虽然是巴郡的边界城池,但其背靠武陵山,紧邻武陵郡。
武陵太守伊籍出粮,五溪百姓出力,源源不断地提供给甘宁军团。
伊籍(生卒年不详),字机伯,兖州山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年少时依附于同乡刘表。
刘备落难到荆州时,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伊籍便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帮助刘璋,伊籍亦有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