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愿意撤退,那就只能寄希望于战局的改变,或着等待援军的到来。
好在现在半年过去了,襄阳那边又派人来了,韦睿只以为襄阳的战局有变!
“回将军!如今襄阳城外的江东军又得了援军,整整十五万之众将我等襄阳三面包围,唯独放开了城南!小人这里有一封我家大人的书信,还请将军过目!”信使说道。
随即,信使从怀中掏出书信一封。
韦睿闻言,不敢怠慢,连忙接过书信拆开看了起来。
韦睿一目十行,将信件反复阅读了好几遍,然而却是眉头紧锁。
“将军?”信使见韦睿表情有些怪异,于是连忙询问道。
“这可是你家庞大人的亲笔书信?”韦睿问道。
“正是!”信使回答道。
“唔…居然是这样的!老夫原以为襄阳出了变故,没想到是江东军更换了主帅!对于这个陈庆,老夫倒是有所耳闻,可是这陆逊嘛?听倒是听说过,但此人好像尚且年轻,如何能够作为十五万江东军的主帅?”韦睿对于江东军的人事安排很是不解。
想当年,第二次江夏大战,分赤壁之战和安陆之战——两场大战。
双方的主帅分别是韦睿、周瑜,刘裕、孙策,结果自然是周瑜、孙策先后取胜。
因此,在韦睿的认知里,江东军中最厉害的统帅自然是周瑜、孙策莫属。
其中,周瑜在水上无敌,孙策统帅骑兵在南方无敌。
如今襄阳城外的十五万大军统帅却不是此二人,这倒是让韦睿感到十分地意外,心想江东军难道是在故意示弱?
“江东军中论用兵,首推孙策、周瑜,其次陈庆、太史慈!如今陈庆、太史慈就在襄阳城外,结果十五万大军统帅不是他二人,居然是名不经传的陆逊。倘若这不是江东军在故意示弱的话,那就是江东军高层出了什么变故了!”韦睿不禁在心里猜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