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鲁肃此言一出,原本就支持下策的众人纷纷声援。
然而一看局面有些僵持不下,三派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我当即又有些为难了起来。
于情于理,中策才是对我和曹操双方都有利的,也是我最为倾向的一策。
可偏偏在座的有二十一人,其中支持三策的人又分别都有七人,不多不少人都一样多!
这就意味着,我既无法用投票的方式来作决定,也无法在阻力较小的情况下来个一锤定音!
倘若我此时表示要用中策,那么无疑就会寒了诸葛亮、鲁肃等人的心,这样就不美了。
毕竟我不管是用哪一策,其实我都不吃亏,反正有便宜占就是了。
唯独既定战略不能丢,我是绝对不会再出兵北上的,因此上策肯定不会采纳!
至于中策和下策,实际上就看我更注重实际利益,亦或者还是虚名、官位了。
不过就像鲁肃说的那样,如今天子愿意册封我和曹操为王,这个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啊!
倘若错过了,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有这个机会了。
倘若以后我擅自称王,乃至称帝,那就成了僭越之举,那就和昔日的袁术没有区别了。
因此,鲁肃坚持的观点其实也对,而且现在称王也确实对我极有好处。
其一,我现在给手下封官,最多就是刺史、将军,或者大将军幕府的僚属。
可我一旦称王,那我就可以独立建国,然后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朝廷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