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陈武也是得了诸葛瑾的提点,否则陈武绝对想不到这些,最后很可能就是直接北上支援钟离,然后同样是遭到周盘龙所部的拦截了。
如此一来,钟离之战可能到现在也结束不了,说不定淮南军团还赢不了!
更别提现在董袭、吕蒙反攻徐州,白衣渡江,直接一举拿下下坯了!
因此,钟离之战的胜利乃是一众将领、太守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中,作为淮南太守的步骘,作为淮南都尉、寿春县令的吕蒙,作为蕲春太守的吕岱,三人同样也有功劳。
若非众人精诚合作,上下一心,此战哪能赢得这么漂亮?
不过作为主公,我却是想到的更多,尤其是徐州军的问题!
此战,虽然我方有淮南三郡作支撑,但说到底其实只是昔日的一郡半!
结果我方一个半郡的人才和实力就吊打了徐州一个整州,桓温、桓玄、陈登、桓石虔、周盘龙,这五人加起来也不如我方的步骘、诸葛瑾、吕岱、徐琨、陈武、到彦之、吕蒙、董袭。
一个半郡的人才吊打了一个州,这说出去谁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难道是人家桓家人不行?我的淮南军团和三郡太守太强?未必吧?
可要说桓温的出兵理由,其实也十分充分,理由有三:
其一,我军惨败于雍凉,损失惨重,加之风传我本人身死的消息。
其二,我方四面烽火,当此之时,淮南三郡可能得不到任何援军的支援。
其三,陈登举广陵全郡反叛,徐州军里应外合。
因此,对于徐州军犯我淮南一事,我也没作过多的纠结。
只是当初我在淮南布置了暗卫力量,结果一直到钟离被包围四个月,桓温水师都深入江东腹地了,我才知情!
若非如此,王强又怎么会死?现在的淮南又哪能有这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