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鲁肃的中军有着一万人,人数众多,且都是收编的徐州水师。
有董袭在前军看着,因此,新收降的荆州叛军不敢造次。
有我在中军看着,徐州水师同样如此,只能化作我军的战力。
虽然作为此战统帅的鲁肃从未统帅过大军,一直都担任着谋士,参赞军事。
但鲁肃临危受命,加之有我在旁协助,因此鲁肃作为统帅也是没问题的。
但凡为将者,首先要有威信,否则不足以服众。
其次,为将者要临危不乱,能够化解危机。
这些先决条件,鲁肃全部具备,因此被我委以统帅之职。
再者,鲁肃在历史上担任过孙吴四大都督之一,本也是一名军事统帅。
虽然这一世还没有过这样的机会,现在初次上阵,但在我看来问题也不大。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
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
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五年(200年),在周瑜的引荐下,鲁肃率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