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桓温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攻占许都,然后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彼时,三家诸侯不仅各自的实力不一,地盘大小也不一样。
其中,谢安掌控着兖州的全部,有着陈留、济阴、东郡、山阳、东平、济北、任城、泰山八个郡国。
桓温前期虽然掌控有徐州的全部,但徐州总共只有琅琊、彭城、东海、下坯、广陵五个郡国,后期广陵还被曹操割让给了孙策。
这使得现在的桓温手里就只有四个郡国,因此,桓温一直对广陵念念不忘,又对淮南虎视眈眈。
至于萧衍手里也只有四个郡国,说起来,萧衍和桓温倒是同病相怜。
作为一路诸侯,作为一方枭雄,桓温和萧衍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二人不仅要为曹操镇守一方,还得一起防备着实力仅次于曹操的孙策,这让二人的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劲。
在他们看来,他们两实力都不强,却要防备实力强大的孙策!
反观谢安,不仅手里有八个郡国,实力和他们两加起来差不多。
而且谢安的兖州只需要防备实力相对弱小的青州袁谭!甚至在兖州的北边就是魏郡,那里同样是曹操的地盘!
要知道同为需要防备的对象,袁谭手里也就只有七个郡国,孙策手里却有十八个郡国!
等于说有八个郡国的谢安,加上老大哥曹操的一部分力量,一起防备只有七个郡国的袁谭!
而加起来只有八个郡国的桓温和萧衍,同样加上老大哥曹操的一部分力量,却要一起防备拥有十八个郡国的孙策!
更何况孙策手里的广陵,以前是桓温的!这让桓温的心里极度不平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