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了这一步了,这个凤凰却像个被动的猎物那样,独留下精怪代表的天下陶庄和修仙弟子为代表的徐保官的厮杀。
根据青丘老人的说法,徐保官是十八年前离开青丘地的,看徐保官的模样,应该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当然保养的不错的,猛地一看,咋地一看,确实像个年轻人,但是人的年岁不再皮囊,而在精气神,他的皮囊再紧绷,背脊再挺直,都挡不住他眼神中的疲惫。
年轻人的眼睛,应该是沐之秋和云朵朵那样,黑白分明,闪着兴奋的光芒,带着对世间的好奇和阅历不高的清澈的愚蠢,而不是那种强行硬撑出来的精神。
徐保官在这结界中,过得应该不容易。
但是他没死。
就足够奇怪,奇怪到可以成为一道谜题。
沐之秋说:“你刚刚和他面对面过,你觉得他的术法怎么样?”
木云乔没正面回答,而是说:“我师兄讲过对五十谷的各位谷主的印象。说过青丘老人,说这位青丘,修的是无情道,看似是个偷懒的做法,但是实际上非常难,因为不管是凡间还是在修道中,对于有情多情和无情的界限其实很难说的明白。要靠悟。”
寺庙中的泥胎观音,大多都是低眉垂眼,看起来,至少表面上看起来,这观音对人间的欢乐疾苦,都有一种不忍直视的态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神佛对于众生的哀求和祷告,也有一种不愿直面的逃避。
这就要看参佛者自己的觉悟是如何。
众生苦,众生皆苦。
普度众生,众生平等,都很难。
修无情道的弟子立场也很难。
既然修了无情道,首先学会的就是一个众生平等,可是如何是平等?路见不平是否应该拔刀相助?路有崎岖是否应该帮忙踏平,若是踏平,那么使其不平者是否应该铲除?若是铲除,又是不是违背了众生平等的无情道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