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也觉着有些心虚,连忙殷切地向林晨曦解释当初的苦衷和不得已,言辞恳切。林晨曦这些年经历了不少人情冷暖,亲眼见识过贾家一出出的吹拉弹唱,早就眼明心亮。此刻,见着姚氏如此,虽然心中也有些许波动,但灵台清明,并未因姚氏的几句话语就迷惑了。
姚氏后夫姓李,林晨曦客气地称她为‘李太太’,略问了些家常,也讲了自己的一些情况。之后,就相对无言,难堪地沉默着。林晨曦觉得他和姚氏之间,并无可说的话,他一路行来的路上,有林如海的教导,有林黛玉和林珠的陪伴和相互扶持,但唯独没留下了姚氏的痕迹。许久年前那些依稀的往事,在他的回忆中,已经褪色苍白。虽然不算亲近,但林晨曦也很得体地招待姚氏,临走时,还送上了一份颇丰厚的回礼。
林晨曦本以为与姚氏见了一面,是了了一项心事,以后双方也不会再多来往了,毕竟现在两人从宗法伦理上来说,没有关系了。虽心中微微有些惆怅,但也是松了口气,岁月和时光已把她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不料,之后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姚氏时不时地上门来与他见面,孜孜不倦地与他回忆往事,明里暗里地提醒,自己是他的生母,要他不能忘了这生恩;言谈间,又一再向他诉苦,道李家是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自己的生活不易,羡慕赞叹他如今的好日子;向他讲起自己如今的儿女,要求他提携帮忙,日后能有个好前程;后来,还特意带上了那两个孩子来看他,想让他们也在林府住下‘给晨曦你做个伴,自家的弟妹,血浓于水,总要比那没血缘的亲香’!
林晨曦听出了姚氏暗指的是林黛玉,心中不渝。从感情上来讲,林黛玉在他心中的地位,如今要远远高于姚氏,他不想让林黛玉为之伤心。而遵照儒家的伦理道德,林黛玉牺牲自己的青春,教养他长大,长姐为母,他也当尊敬奉养。而姚氏却只是个不相干的人了,她这话一旦传出去,未免会引起旁人的猜测,怀疑这是不是林晨曦自己的意思。他是读书人,可不得坏了名声,人人不齿,日后哪里还能指望什么前程?
在姚氏不断来林府的过程中,林黛玉不闻不问,置身事外。除了第一次出面招呼外,其余时候姚氏上门,林黛玉都吩咐直接把人带去林晨曦处。她道林晨曦日后是林家的家主,这些私事,自然有权自己做主,那不妨随他的心意处置,她不想隔绝他的人际往来。姚氏起初不免也有些忐忑,但见到林黛玉这般宽容大度,渐渐地也得意起来,只道林黛玉毕竟是个女子,虽然现在是她当家,但林晨曦已经大了,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把持着林家,怕是想着日后还要依仗着自己的儿子,不敢得罪呢!那只要说通了林晨曦,就万事妥当了!于是,姚氏一次比一次更加肆意。
林府上下都把姚氏的举止看在眼中,这些都是林家老人,很是看不惯,私下里议论纷纷,还有管事特意去林黛玉处劝诫,却无功而返。林家人心开始有些纷杂,外面人也生出了些议论。林晨曦见状心中又急又愧,反思了一回,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这般含混着是不对的,碍着面子想以和为贵,却会让一些人生出妄念来,于林家不利。他回顾林黛玉一向的处事方式,决定还是快刀斩乱麻,彼此说清道明的好。
在姚氏又一次上门的时候,林晨曦对她再次提起的要求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准备了一千两银子,这是他自己的积蓄,他要送给姚氏。姚氏终究生下了他,既然向他开口诉苦了,他也不能毫无表示,那一千两银子在此间足够换处好宅子,再买些田地或铺子或租出去,或自己经营,再加上李家本来的家产,足够小日子过得挺丰足的了,日后就在家中相夫教子,不要再抛头露面,往林家跑了!
他已经派人打探过了,李家是经商的,生意做得还不错,平常过得其实不差,比起当初生父家中,境况还要好上一筹的。而且,李家也是个大族,没人会欺负他们。姚氏觉得安哥儿和小兰儿活得委屈,那怎么就没想过当初他过得有多么不易呢?林晨曦觉得,他这样对待姚氏,是仁至义尽了,姚氏应该知足了吧?
出乎林晨曦的意料,姚氏却当即爆发了,她愤怒地又哭又叫,表示林晨曦不孝,攀上了高枝,只想着荣华富贵,讨好林家,就不念生母的恩情的!自己锦衣玉食的,就要拿着这一千两银子来打发了她,拿着她当做要饭的,这还是读书人的行为么!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2-01-0100:14:04~2022-01-0200:02: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yundai39652瓶;千山旭日、穷奇哈哈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