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改制试行的第三天, 发生了一件不算大,但也不小的事情。一群九、十岁的男生打起来了,整个教室的桌椅都被打翻了, 最后还是太学院的卫兵过来,才将这群孩子分开。
就算被分开了, 这群孩子都还在相互斗嘴, 仿佛谁也不服气谁。他们一方是勋贵子弟, 一方是富商家的孩子, 是两个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
勋贵子弟瞧不上富商子弟,多少显得傲慢了些。富商子弟其实也瞧不上勋贵子弟,认为这些官二代不过是沾了父辈的光。大家都是交钱来上学的, 就因为你是官二代, 所以就高人一等吗?
谁也不服气谁,于是矛盾就来了。双方都还是孩子,心中不快意便直接动起了手。
刘璃过来的时候, 看着他们一个个衣服凌乱, 有几个头发都散了, 脸上还有一些抓痕乌青,心里想笑, 但还是保持着严肃的神情。
“建陵公主。”其他学生看见刘璃来了, 纷纷开口打招呼。
“你们……”刘璃看着他们, 表示有点脑壳疼。怎么学生打架这种事情,也要自己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来处理啊?
在勋贵和富商之间,刘璃代表着第三种阶层——皇族。所以这样的矛盾,也只有刘璃出面才能调解。
“首先大家都是同学, 打架肯定是不对的。”刘璃开口道:“不管你们双方谁先动手的, 都要接受惩罚, 所以你们几个都去校场跑一圈以示惩罚。”
看双方的表情,依旧是谁也不服输的样子,刘璃向卫兵挥挥手,押着他们一起去校场。
太学院中只有一个用来训练的校场,差不多有现代四个足球场那么大。太学改制之后,重新划分出一个足球场大的地方,给其他年级的孩子上体育课用。
此时的校场上,还能看见高年级的男生在这里练习骑射。为了不打扰他们上课,刘璃便让这些打架的男生们在小操场罚跑四圈。
她找了个可以遮住太阳的地方,看着这十几个男生罚跑,想着等他们跑完了要怎么和他们讲道理。
“阿璃,你怎么在这里?”
曹襄的声音唤回了刘璃的思绪,她转头便看到他翻身下马,兴匆匆的跑了过来:“你是来看我的吗?”
刘璃上下打量着他,然后笑着回答:“不是。”
他的表情有些失望:“那你在这里做什么?”
“那群孩子在班级里打架,我让他们罚跑操场三圈作为惩罚。”刘璃回答。
“这样啊。”曹襄挠挠头:“男孩子打架不是很正常吗/.52g.G,d./?我以前也经常和霍去病打架。”
刘璃听他这话,被勾起了一点点兴趣:“你们两个人为什么要打架?”
“舅父经常在我面前夸他,我不服气就决定去揍他一顿。”曹襄说着还握紧了拳头:“不过每次我都打不过他。”
“噗嗤。”刘璃被他逗笑了:“那你们现在的关系不是挺好的吗?”
曹襄道:“不打不相识嘛,反正我也打不过他,不如和他当朋友。”
没想到曹襄还蛮豁达的!
刘璃越发欣赏曹襄这样直白又不记仇的性格了。
“但是他们打架的情况,和你们不一样。”刘璃解释道:“他们有一部分是商贾子弟,还有一部分是侯爵子弟,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才动手的。”
曹襄不解:“小小商贾之子竟然敢和侯爵子弟动手?他们胆子还挺大啊。”
刘璃微微掀眉。
古代人的阶级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并不是自己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如今太学改制之后,每个年级都有富商子弟,这个矛盾要是不解决,以后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很快,被罚
跑的十几个学生快要跑完一圈了,刘璃转头对卫兵道:“你去将他们都带来。”
卫兵应了一声,将这群孩子都带到了刘璃面前。站在刘璃旁边的曹襄立刻直了直身板,充当公主身边的护花使者。
刘璃瞥了一眼他的动作,抿了抿唇,走到其中一个男生面前问:“你是哪家的小郎君?”
被问到的男生一边喘气一边报了名号:“我是清阳侯之孙。”
刘璃听罢点了点头,又走到另外一边随机问一人:“你呢?”
男生道:“茂陵富商柴大之子。”
她一连询问了好几个人,这些孩子也都自爆了家门,随后她转头问曹襄:“你是哪家的郎君?”
曹襄:“??”我是你大表哥啊,你不认识我了吗?
刘璃冲着他使了个眼神,曹襄心中迟疑着,却还是开口回答:“我是平阳侯曹襄。”
“平阳懿侯曹参的名号,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吧?”刘璃面对众人,发现有些人点头有些人摇头。她不得不开口解释:“平阳懿侯曹参乃是我们大汉的开国功臣,他曾随高祖皇帝反秦灭楚屡建战功,之后被封为了平阳侯。”
大家听着建陵公主的介绍,渐渐地安静了下来,不太明白公主为什么要说这些。一旁的曹襄同样也想不明白,但是当他从刘璃的口中听到自己先祖的功绩,神情中不免多了几分骄傲。
“曹参过世之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侯爵之位。此后爵位世代相传,一直传到了曹襄的头上。”刘璃抬起手拍了怕自己这位大表兄的肩膀。
“可是明明已经是平阳侯了,他为什么还要来太学院上学呢?”刘璃问众人,众人看向曹襄。
曹襄:“……”
“因为曹襄承袭的只是侯爵之位,在朝中却并无职务,所以他需要通过太学院的考核,才能成为官员。”刘璃眨了眨明亮的眸子,一本正经道:“所以你们说,就算曹襄是天子的亲外甥又有什么用呢?他还不是需要在太学院里考试才能当官。”
曹襄:“???”
能不能不要拿我举例了!而且我来太学院上学又不是为了当官啊,明明一开始是舅父强制命令的啊!
刘璃:“你们所以引以为豪的身份,都不是你们自己努力得到的,是靠着父辈或先祖打下来的。而这些东西在太学院中,根本不值一提,也没什么好炫耀。我还拿曹襄举例,他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现在才如此的努力,打算将来在考试中夺得头筹,成功位列九卿,为国效力。”
曹襄:“。”
我不是,我没有,别再提我了!
刘璃又看向富商子弟:“桑弘羊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吧?他曾经是洛阳富商之子,但如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位列九卿之一。”
桑弘羊简直就是他们这些商贾家族的偶像,他们这些富商之子之所以会来这里上学,不就是因为家族想要将他们培养成第二个桑弘羊么?
刘璃画大饼道:“太学院里是凭学习说话的,你最后成绩好,在朝中担任了官职。那些没有官职的侯爵见了你都会客客气气的。”
许是觉得刘璃说得有道理,几个孩子渐渐低下头,至于是不是在反思便不得而知了。
“你们如今是同学,日后可能是同僚,彼此之间也没什么大矛盾,又何必动手打架呢?伤了和气以后还怎么坐在一个课堂中学习,你们还要在太学院中相处十年呢。”刘璃循循善诱:“现在你们两方转过来,看着彼此的眼睛,如果愿意和对方和解,那两个就拥抱一下,这件事情就到此结束。”
正如曹襄之前所说,不打不相识。双方本来都是孩子,又听到建陵公主说的这番道理,冷静下来后也知不该动手打架。
于是纷纷握手言和。
刘璃见状悄悄松了一口气:“好了,既然都原谅彼此了,那以后还是好同学,回去上课吧。”
大家看了看彼此,然后结伴散去,已经没有了之前针锋相对的敌意。
“阿璃你真厉害!”曹襄惊叹道:“几句话就化解了他们的矛盾。”
刘璃转头看向他:“我刚才拿你举例,你没生气吧?”
曹襄嘿嘿一笑:“那倒不会,不过我来太学院学习并不是为了位列九卿,是舅父的旨意不得违抗。”
刘璃:“……”你还挺实诚的!
“我和去病一样,想上战场杀敌,我想当大将军,驰骋疆场杀匈奴!”曹襄的偶像就是自己的先祖曹参,他想立战功。
有梦想的少年人,就像是金子一样,自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就像此时的曹襄一样。
刘璃笑了笑道:“你可以的。”
然而历史上的曹襄,却并没有像霍去病那样,有着傲人的战绩,甚至也和霍去病一样,年纪轻轻就病逝了。
**
大汉边境——
五位将军按照天子的命令,带领着各自的骑兵部队一起向关市地区出发。和历史上的差不多情况,从云中郡出发的陈非一路向前,一直行进到长城脚下,都并未看见匈奴人。
上谷郡经过匈奴人的掠夺后,天子安排人过来安抚百姓,重建家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卫青从此处出发,抵达长城边缘,同样没有遇见匈奴人。
反而是李广和两位公孙将军,出了雁门关和代郡不远,就遇见了在长城以南地区活动的匈奴人主力部队。
和历史不同的是,这一次李广带来的是两万精锐骑兵,还有在雁门郡中的数千名步兵。
李广心中震惊,出发之前建陵公主曾经对他说过,他此行可能会遭遇匈奴人的主力军,没想到他真的遇见了。
李广到底是老将,迅速反应过来,命令下属们进入备战状态。他想到在出发之前研究好的地形和战略部署,让传信兵往右通知其他几路的将军,过来支援。
“将军,我们已经抵达长城脚下,但是并没有遇见匈奴人,看来这一片的匈奴人已经回去他们的地盘了。”跟在陈非身边的副将,向前探查了一段路后,依旧没有发现,于是转回头来向陈非汇报。
陈非展开地图看了一眼,想到出发之前公主曾经问他的那些问题,面对如今的情形,他顿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果你没有发现匈奴人,你打算怎么办?
——我便可以带人堵在这里,切断匈奴本部和长城以南匈奴人的联系,让本部的匈奴人没办法去支援。
——若匈奴本部和左贤王部的军队都集中在这里,你又该怎么办?
——若是如此,我便带兵直捣阴山,杀去匈奴本部!
原来公主都知道!!
陈非心中隐隐激动,但他并不敢贸然带着自己的一万骑兵直捣阴山,因为他不确定阴山的匈奴本部究竟还有多少人。
陈非命令副将:“你带一队人去李广将军那查看情况,我会带着人继续往阴山出发,不管那边什么情况你尽快来报。”
副将领命,带着一个小队十个人出发,而陈非则继续向西前进。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副将一个人策马回来,追上了陈非的队伍:“将军,李将军部遇见了匈奴军队,属下观之,主力恐怕有四五万匈奴人,我们返回支援吧。”
陈非眉心抽了抽,李广将军遇见了四五万的匈奴人,那留在阴山本部的匈奴人又有多少?
据说匈奴的主力军多达三十万,就算自己此时赶到阴山附近的匈奴本部,恐怕也做不到公主所说围魏救赵的效果。
甚至自己带领的一万骑兵也有可能
会折损在匈奴本部,真的要带着大家和自己一起去送死吗?
但如果此时自己返回去支援李广将军的话,三万骑兵或许可以和匈奴人一战。
“将军快点下命令吧!”副将开口催促道:“迟了恐怕李广将军那边……”两万对战四万,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啊。
陈非脸色微微沉,最后沉声道:“全部撤回,向东前进支援李广将军。”
“是!”
返回的时候,陈非转头看了一眼阴山的方向,最后毫不迟疑的转头带领着军队快速往李广部队前进。
此时尽管李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在面对四万多的匈奴骑兵,他这边依旧因为寡不敌众而落入了下风。
“将军,传信兵现在还没回来,恐怕已经遭遇不测。也不知道其他几位是什么情况,不如我们先撤吧。”李广的副将提醒李广撤退。此时天黑,不便作战,匈奴人也要休息,所以他们才能在这里重新安排战术。
李广带来的两万骑兵已经折损了一半,相比历史上的全军覆没,他本人被俘虏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若这个时候撤退,就等于承认自己战败了。
一生要强的李广不愿意撤退,可目前又没有更好的办法,若是不撤退恐怕自己剩下的这一万人也都要没了。
“将军,等天一亮匈奴人再打来,我们连撤退的机会都没了。”
李广怒骂道:“你丫的是不是怕死?”
副将见状也不敢再开口了,李广看着将亮的天,最后带着满腔的悲怆道:“就算是战死,也比逃跑撤退要光荣!”
副将沉默了一会,跪下道:“属下誓死追随将军。”
太阳升起,光亮却并没有给大家心中带来希望,甚至有些绝望。
守护营地的士兵匆匆跑来:“将军,那匈奴大军追上来了!”
李广握紧了手中的长弓:“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匈奴人既然赶来,我们就要将他们全部杀回去!”
只可惜,现在将士们的士气都不高,他们也知道还剩下的一万多人对战匈奴人的三四万,无疑就是去送死。
就在李广带领着士气不高的将士准备杀回去的时候,正在逼近的匈奴人后方突然传来了一阵骚动,隐约还有“杀”之类的话。
李广神情一震,他高声道:“一定是支援来了,众将士听令,我们杀出去和汉军汇合!”
原本大家都绝望了,可现在听到支援来了,大家如同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瞬间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在李广的带领下再一次冲锋陷阵。
陈非的支援可以说是非常及时的,而且他们是从匈奴的后面赶来的,直接杀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
等匈奴人反应过来的时候,陈非已经带着大军杀了过来。局势瞬间变化,这一波匈奴人前后受敌,被包了饺子。
即使在人数上有优势,但是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他们还是被打得节节败退。
而且后来的这波汉军,不知道往地上泼了什么东西,顿时似乎有一股刺鼻的酒味传来,等他们反应过来后,熊熊的烈火就向他们烧了过来。
战马受惊,变得狂躁起来。匈奴军队的阵型都乱了,四处逃散的时候被汉军斩于马下。
匈奴的将领见状,只能带着剩下的军队先撤退。
而陈非和李广的军队汇合,李广指挥道:“哈哈哈,乘胜追击,刚刚这帮蛮人是怎么追我们得,现在我们杀回去!”
他们留下一部分人收拾这里的战场,剩下的循着匈奴人逃跑的路继续追了过去。
一直追击到了长城脚下,李广还不尽兴,还想继续越过长城,但是这个时候却被陈非给拦下了。
“李将军,长城就在眼前,长城之后就是匈奴人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