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上,就连更偏南边,地力更肥沃的京城附近,产出率也没比这里好多少。
“地租几成?”
庄头答道
“单佃地五成,要是还要庄子上出农具,种子和耕牛,则再加两成。”
产量那么低,地租却高达七成,还要交朝廷的税。这个时代的百姓,生存得实在是艰难。
李洵心中感叹,面上却不显,只平静地吩咐
“去把所有佃户都叫来。”
又让身边的兵丁回城里去取两筐钱来。
一个时辰后,所有的佃户全都聚集了过来。
总共有十几个人,几乎都是男人,全都是住在附近的黄杏村的村民。
但与李洵精心豢养的兵丁相比,他们要瘦很多,脸色也很黄,衣衫上补丁重重。
他在看他们的同时,进来的佃户也在观察着坐在上首的年轻人,他身着黑色裘皮大氅,气势十分不凡,让人不敢直视。
再看这屋内站得笔直的,腰上别着大刀的高壮兵丁,他们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庄头呵斥道
“这是庄子的新主人慎郡王殿下,还不快向王爷行礼!”
王爷!
村民们顿时一震,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穷乡僻壤,竟然会有一位王爷驾临。
而且还成了他们庄子的主人。
众人正要下跪,便听这王爷和气地道
“各位乡邻不必多礼。”
“今日叫各位来,主要是跟大家说一件事,从今天起,这庄子本王将挪作他用,不再出租。”
听到这话,十几个村民顿时惶恐不已,当场就扑通一声跪在李洵面前
“王爷开恩!”
有人率先喊道。
其余人也跟着磕头,一边磕头一边喊开恩。
“各位乡邻有话起来说。”
李洵心中暗自生疑,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句话就让他们如此惶恐。
但他很快知道了答案。
这些村民一个个眼含热泪,苦苦哀求
“王爷,您若不收回成命,我们就不起来!”
“这都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您突然把地收回去,咱们就没活路了!”
“王爷您行行好,就算是要收回地,也等咱们种了这一季再收吧,好歹让咱们有点口粮去寻新的租地!”
李洵听完,不由心中一叹。
原来他们是怕他直接收回租地,不给任何赔偿。看他们的反应,或许这种事情是常态。
“各位不用担心生计,每亩地我都会按照去年亩产,赔你们一年的产出,让你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找新的租地。”
村民们顿时愣住,似乎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发生,愣了一会儿,才纷纷激动地向他磕头致谢
“王爷慈悲!”
“多谢王爷!”
李洵点了个会读书写字的护卫,很快将赔偿款分给了佃户们。
佃户们一数到手的钱,竟然是平日收成的两倍有余,就算是不种地,他们也比往年过得宽裕许多。
个个欢喜不已,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今日这一波三折的遭遇,对于黄杏村的佃户们来说,简直能吹一年。
佃户们一回去,就把这简直像发生在戏文里的事在整个村子里传播开了。
甚至走亲访友去别的村子里时,也把这事当做谈资四处吹嘘。
因此没多久,附近几个村子便传遍了,黄杏村附近的庄子上来了一位王爷,威武贵气犹如天人,而且还特别仁慈,特别体恤百姓,他要收回庄子挪做他用,竟然赔了佃户们整整一年的收成。
李洵倒是不关心这些小事,打发了佃户们,便继续筹划安营扎寨工作。
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平整一个可供三千人操练的大校场出来,为了降低工程量,这些得选在最平的地方。
庄子上原本只有二十来间房,营房是肯定不够用的,只能伐木再修。
在原有的营房基础上,至少要再修可供三千人居住的房子,每间住二十人的大通铺,那也是一百五十间,在这个时代是个大工程,并非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除此以外,还得打井,修瞭望楼,围栅栏,哪怕人手多,两三个月也很难完成。
三千人不可能都用来建营地,那是大材小用。
心里大体有了规划后,李洵便将三营的营指挥使林乐庆给叫来了。
他给林乐庆派了两个任务,第一是让他将郡王府的护卫营,留下两百拱卫王府,其余全部迁移到东郊的一块荒原上暂时扎营。
此外,还吩咐道
“你去向三个护卫营传令,七天后,王府内的两千多护卫将进行集中考核。最末等的五十个小队,降为厢兵,负责修建营房等日常杂务。三个月后会再次进行考核,若依旧在最后五十名,则降低军饷和一应待遇。”
赶路一个多月,护卫营众人在路上都较为松散,在剿匪前,必须得先给他们紧紧皮。
这七天,就是给他们临时抱佛脚,加紧训练的机会。
消息传达到护卫营里,顿时引起一片哀嚎。
赶路一个多月,谁还记得起训练的事情。可郡王已经下令,到时候就真的会有五十个队降为厢兵。
做了厢兵,日常被杂务占据,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训练,等到下一轮考核的时候,必然会落后。到时候,可就是真的要降低待遇了。
如今的待遇这么好,谁愿意被降低呢。
不管是队长还是队员们,都紧张起来,赶紧组织展开阵法训练与口令配合。
郡王说了,他们是一个团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平日必须尤其注重阵法配合,提高团体作战能力才是致胜的关键。
而都头们也一样紧张,他们现在脑袋上大多有个代字,万一到时候自家都里出了最后五十名的小队,影响自己的政绩可就不美了。于是也赶紧督促整个都进行训练。
一时间,三个护卫营的兵丁们都各自找了空地,热火朝天地训练起来。
七天时间很快一晃而过。
期间,李洵画好了庄子上的营地规划图。
而伍汲这个善于表现的家伙,为了让郡王实时知晓他的工作进度,也将第一个匪窝的情报传了回来。
这一窝匪徒共有两百多人,兵强马壮,占据着郡城东南方向的一座山头,时常侵扰附近的村庄甚至小镇,杀人抢劫绑架,无恶不作,让周围的百姓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他们还时常打劫南边银泰郡过来的商道,所有过路的商队都要向他们交保护费。
这批山贼,人数不算多,但手中的财富却不少,而且有马上作战经验,却也不算过分强悍,很适合给他手下那些绝大多数还没见过血的步兵们练手。
他们在这北疆大地上,总有一天是要直面北戎铁骑的,那么,便先从这些马贼开始熟悉,让他们慢慢克服对马上敌人的恐惧,逐渐树立信心。